小编发现最近的楼市政策有点多。
7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6月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统计数据。数据显示,一二线城市房价全面被控制,首次出现一线城市涨幅平均下行;另外,上涨城市依然集中在三四线城市。
近日,广州市政府发布《广州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工作方案》,提出“赋予符合条件的承租人子女享有就近入学等公共服务权益,保障租购同权”。针对承租人子女就近入学条件、公积金支持租赁住房力度、保障承租人稳定居住权等16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引发舆论热议。
所谓“租购同权”,简单来说是指购房人和租房人享有同等权益。《方案》明确规定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具有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少年、绿卡持有人子女等政策性照顾借读生;符合市及所在区积分入学安排学位条件的来穗人员随迁子女,其监护人在本市无自有产权住房,以监护人租赁房屋所在地作为唯一居住地且房屋租赁合同经登记备案的,由居住地所在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安排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含政府补贴的民办学校学位)就读。
现在很多城市房价贵的重要原因是附着在楼盘上的优质资源,比如学校、医院等设施。而这些资源往往具有独占性,即按片区划分。也就是说只有买房子、拥有产权的人才能够享受到这些资源,这样一来就变成了稀缺资源,稀缺从而导致涨价。因此,贵的房子往往是学区房,不少房地产商以此为宣传噱头来炒高房价。
中国人的人生大事,结婚、教育都跟房子挂钩。房子本身不是必需品,但婚姻和教育却是,中国传统的观念把婚姻教育跟房产绑定,房产成了必需品。虽然现在我们试图努力避免因为孩子上学而追逐学校周边的房子。房子不能决定子女教育质量,但能提供氛围,仅仅因为这个原因,家长们也是乐于买单的。所以,不管房价再高,人们依然趋之若鹜。
这样就造成了阶身份落差和阶级划分,购房者和租房者。就像前段时间热播的《欢乐颂》中樊胜美、邱莹莹、关雎尔的三人租户身份和安迪、曲筱绡的房主身份就遭到了不同的对待。
现在按照广州出台的新规定,就消除了这一鸿沟。租房者跟业主享有同等的资源,无形中把租房的价值大大提升了。租户的孩子也可以就近上学、就读名校。但这一政策也是有隐忧的。在教育资源本来就有限的情况下,有房的都不一定能排到好学校,更别说租房人了。目前各地的入学标准基本都是:第一顺位是监护人是房主+户主(户主是一家的主人户囗本上的户主),而房主是拥有房产证的人);第二顺位是房主;第三顺位才是租房。那么,租户可以和房主同时参与顺位入学,根本不现实。如果教育资源的供应不能持续增加,这些政策等同虚设,并且学位房的租赁价格很有可能因此大幅度上涨。
最后小编想说:现实的考量,多过美好的念想。